【鸽病解析】养鸽不懂科学,不是“治病”而是“致命”

当前位置: 首页 > 资讯中心

养鸽不懂科学,不是“治病”而是“致命”

 

Ø 有病未能早治

由于各方面条件的限制,鸽群发病在所难免。然而,在鸽群发病后,大多数鸽友都不能在第一发病期给予治疗。如当鸽群精神稍差,粪便有些不正常,采食量稍有减少时他们还不知道鸽群发了病,不进行投药。等到鸽群出现了死鸽,而且死亡不断增加,采食大减时才发觉鸽群染病了。此时用药,为时晚矣,疗效当然不好。

 

Ø 混合感染,单纯用药

鸽群发病,由于体质差,抵抗力下降,往往不单感染一种病,很多时候,几种病并发。如病毒病与衣支原体病并发,毛滴虫与呼吸道疾病并发,肠道问题会引起鸽子单眼伤风等等。但鸽友一般只知其一,不知其二,分不清哪种是原发病,哪种是继发病,几种病混合感染,他们往往只用治疗一种病的药进行治疗。多种疫病,单治其一,效果可想而知。所以往往很多时候都需要配合(联合)用药。

 

小知识: 下来给大家说一下联合用药原则和用药指征

1.用药原则不明原因的严重感染混合感染ƒ难治性感染需长时间用药的感染⑤为了增强疗效⑥为了减轻不良反应。

2.用药指征

抗生素分类:
A.繁殖期杀菌药:β-内酰胺类(青霉素类,头孢菌素类,头霉素类,硫霉素类等),万古霉素类。
B.静止期杀菌药:氨基甙类,喹诺酮类,杆菌肽类,多粘菌素。
C.快速抑菌药:氯霉素类,大环内酯类(红霉素),四环素类,林可霉素类。
D.慢效抑菌药:磺胺类,环丝氨酸。

联合用药的相互作用:
A+B=协同,即作用加强。
A+C=拮抗,即效果降低。
B+D=协同或无关。
C+D=累加,即作用互补。
A+D=累加或无关。
C+B=累加或协同。

    特别提示,A类繁殖期杀菌药作用原理为抑制细胞壁粘肽的合成,是细菌不能合成细胞壁缺损,菌体膨胀裂解而死亡。故而联用C类速效抑菌药时将会不起作用。因为C类药物作用机制为可与细菌核蛋白体50S亚基结合,抑制肽酰基转移酶,使蛋白质肽链延伸受阻而抑制细菌生长。而细菌不生长则不会合成细胞壁,使A类药物失去作用。
青霉素类,头孢菌素类抗菌谱:对革兰氏阳性菌和阴性球菌抗菌效果较佳,对支原体、立克次体效果甚微。

大环内酯内抗菌谱:对支原体、衣原体,立克次体都有较好抑制作用,对革兰氏阳性菌和阴性菌效果较弱。

喹诺酮类抗菌谱:对革兰氏阴性菌抑制效果较佳,对阳性菌抑制效果不佳。

 

 

Ø 治病心切,过分加大药量

所有事物的发展都有一个过程,鸽病从开始治疗到治愈也必须有一个过程。治病的药物不管口服或注射,作用于病原体直至抑制杀灭它必须要有一定的时间,这个过程称疗程。一个疗程一般三至五天。而有些鸽友企图通过加大药量喂服一次或注射一次就药到病除,这是不切合实际的想法和做法。这样做的结果,不但不能把病治好,还会因为药量过大增加了药的毒副作用,这种做法非常危险,实不可取。

 

Ø 西药治标,中药治本

西药进入机体,是直接作用于病原微生物,这个过程中,见效比较快,但机体本身没有得到锻炼,没有获得抵抗力,还是处于虚弱状态,治疗后容易复发,例(单眼伤风,水便等)更容易有继发感染出现。中药的作用原理是,进入机体后与机体本身的防御系统一起与病原微生物做斗争,能有效的锻炼机体本身的免疫力,获得抵抗力,治疗后不容易复发,不易出现继发感染的情况.

 

Ø 停药过早,反复发作

有不少鸽友为了节约用药成本,用了一两天药,见鸽群病情有所好转了,就立即停止用药。结果,过了几天病情又加重了,死鸽也反而增加了,这就是因为没有巩固疗效,导致病情反复和加重的结果。病情反复后,要将病治愈难度更大,因为重复用药往往产生抗药性。

 

Ø 治未病

中医“治未病”理论最早源自于《黄帝内经》所说:主要包括“未病先防、既病防变、愈后防复”。

赛鸽即是如此, 一、未病先防,治在未病之先。也就是说赛鸽在没有患病的时候,要积极预防疾病的发生。二、既病防变,治在发病之初。也就是说在赛鸽患病以后,要积极采取措施预防疾病加重。因此,在防治疾病的过程中必须掌握疾病的发生、发展规律及其转变途径,做到早期诊断,有效治疗,治在疾病发作加重之先。三、除邪务尽,使病愈防复。所谓“愈后防复”,就是指赛鸽在病愈或病情稳定之后,要注意预防复发,时刻掌握健康的“主动权”。一般病鸽愈后,大多虚弱,这就要求在康复医疗中,做到除邪务尽。为大家推荐一款预防类的产品“培元固本”,纯中药粉剂,拌料即可。